永葆蓬勃生机 担当历史使命
——八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网北京7月9日电(新华社特约评论员)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面向我们党成立100年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的两大宏伟目标,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建党90年来的伟大成就,值得全党全国人民自豪,但自豪不等于自满。庆祝建党90周年,就是要全面总结经验,更加清醒地认识形势,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更好地担当起历史使命,更加奋发有为地去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
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曾经把中国革命比作万里长征,郑重地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为此,他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今天,胡锦涛总书记同样强调,“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并重申全党同志要永远保持“两个务必”的作风,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时代在变,形势在变,但保持“两个务必”作风的重要性没有变。
90年前,我们党只有50多名党员,而今天已经有8026万多名党员。90年前,国家贫穷落后,人民苦不聊生,而今天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这样的变化和成就,人民高兴,世界瞩目。但是,用万里长征的眼光看,我们不过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又走出了第二步、第三步。跨越值得自豪,但决不能骄傲。面向未来,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越是征途漫漫,越要防止精神懈怠。这是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对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一个检验。大国兴衰,文明交替,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自然界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告诫我们,新陈代谢是事物运动的根本规律。一个政党,只有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党的事业才能始终保持勃勃生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面向未来,我们党要实现先后相继的两个宏伟目标:第一个,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第二个,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世界上,能作这样长远和宏伟规划的政党和国家并不多见。面对这样的目标,我们既感到鼓舞振奋,更感到责任重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着力于未来,要求全党更好地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勇敢担当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最根本的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寄托着民族的希望。党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断传承、接力书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断推进的。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李大钊曾经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90年来,我们党不断焕发着青春活力,今后要永远保持青春活力。这种活力,既与党的整体活力紧紧联系在一起,也与广大青年联系在一起,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不懈努力和奋斗。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满怀深情地表达了对广大青年的关爱和期望,要求全党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同时要求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谆谆教导、殷殷期望,我们一定要铭记在心。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一充满辩证法的警世名言,决不能忘记。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们仍然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无论国内还是国际都有很多课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有不少风险需要我们去应对。居安思危、警钟常鸣,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